首页|"绘事后素"辨义——兼论孔子仁礼观

"绘事后素"辨义——兼论孔子仁礼观

扫码查看
学界对《论语·八佾》中"绘事后素"的含义争讼不已,对与之相关的哲学问题也是解释不一。前贤时彦多将"绘事后素"解释为"在素色的底子上进行绘画",也就是"后于素"。而随着对长沙马王堆汉墓、临沂银雀山汉墓以及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战国楚墓中出土丝织品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达于素"观点更加切合孔子的本意。孔子借彩绘后的丝布喻"仁"、后施加的素色点缀和勾勒喻"礼",形象具体的阐释了"仁"为"礼"之本、"礼"是"仁"的外在体现并与"仁"相辅相成的思想,而通过对孔子"仁礼观"的分析也佐证了"达于素"观点的可靠性。

董海粟

展开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绘事后素 《论语》 孔子 仁礼观

2020

文艺生活·下旬刊
湖南省群众艺术馆

文艺生活·下旬刊

影响因子:0.036
ISSN:1005-5312
年,卷(期):2020.(6)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