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公孙龙的《名实论》与柏拉图《克拉底鲁篇》中"人为——自然"论的对比与思考
公孙龙的《名实论》与柏拉图《克拉底鲁篇》中"人为——自然"论的对比与思考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语言"和"命名"相关的哲学思想的辩论,均在中西文化的源头,即先秦时期与古希腊时期中出现。先秦时期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在其著作《公孙龙子·名实论》中提出的"名实论"蕴含着我国语言哲学的萌芽,其理论中不乏深刻的洞见。古希腊时期,形而上学学派的先哲们也发起了关于"名"与"实"关系的思考与争辩,主要体现在柏拉图的《克拉底鲁篇》中。二者有相似,也有不同的地方。本文将分别介绍公孙龙的"名实论"与《克拉底鲁篇》中"人为——自然"论并进行对比与思考。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唐婧
展开 >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关键词:
名实论"
人为—自然"论
命名
克拉底鲁篇
出版年:
2020
文艺生活·下旬刊
湖南省群众艺术馆
文艺生活·下旬刊
影响因子:
0.036
ISSN:
1005-5312
年,卷(期):
2020.
(6)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