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民国时期科技术语汉译特征管窥——以《科学》杂志(1915-1949)为例
民国时期科技术语汉译特征管窥——以《科学》杂志(1915-1949)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民国时期译名工作在中国近现代术语翻译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以中国科学社与《科学》杂志为代表的民间力量更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聚焦《科学》杂志"名词讨论会"中的相关著述,管窥这一时期科技术语汉译的阶段特征.研究发现该时期的译名工作具有日益精深的专业维度与科学、开放、自信的译介姿态,不仅关注的话题具体、专业性强,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和理据性亦有显著提升;同时,译者和论者均对本土语言文字与科学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并开始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自觉融入国际科学话语建构与叙述实践中.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袁丽梅
展开 >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444
关键词:
《科学》
术语汉译
特征
出版年:
2024
外语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外语研究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1.104
ISSN:
1005-7242
年,卷(期):
2024.
4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