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部地区文化数字化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问题与治理路径

西部地区文化数字化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问题与治理路径

扫码查看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相较东部较为落后,制约了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十四五"期间,中央高度重视文化数字化发展,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转型带来契机。文章从消费文化产品的机会成本、文化产品多样性、文化产品生产提质增效和文化资源有效保护等四个角度阐述了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发现数字技术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消费者消费文化产品的机会成本,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产品需求,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并且可以有效保护文化资源。文化数字化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数字平台算法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不仅会抑制文化产品的多样性,亦有可能削弱文化产品背后的人文价值;数字经济新业态中的隐私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也成为发展文化数字化过程中应当关注的关键问题。基于此,通过统筹西部地区文化数字化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壮大文化数字化人才队伍、加强文化数字化发展的制度设计等方面为西部地区更好进行文化数字化建设提供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西部地区文化数字化技术推广与应用提供经验和理论借鉴。

李磊、常仕贤、王紫琪

展开 >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 300371

数字技术 数字经济 文化数字化 西部文化

2024

相关文献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西安财经学院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0.87
ISSN:2096-7454
年,卷(期):2024.37(6)
李磊,常仕贤,王紫琪.西部地区文化数字化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问题与治理路径[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37(6):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