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陕北黄土高原林草景观破碎化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陕北黄土高原林草景观破碎化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Spatiotemporal pattern evolution of forest and grass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northern Shaanxi

扫码查看
以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重点区域陕北地区为研究区,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FLUS模型、Fragmentation模型分析1980-2015年林草景观破碎化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及生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以林地、草地和耕地的景观类型为主,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林草总面积大幅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明显改善了陕北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2)Kappa系数与FOM系数数值均表明FLUS模型精度较高,可适用于未来土地利用情景模拟,利用FLUS模型预测2030年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情况,发现研究区2030年耕地将明显减少,林草面积有大幅增加,建设用地持续扩张;3)空间格局上,景观破碎化呈现以"大核心类型为主导,边界类型集中分布"的特点,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弱.研究结果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林草景观结构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杜雨潇、闫佳博、卜元坤、顾丽

展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 712100

陕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陕西杨陵 712100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破碎化 FLUS模型 陕北黄土高原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

2020R0532021SF-492S202110712468

2022

西北林学院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78
ISSN:1001-7461
年,卷(期):2022.37(3)
  • 4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