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和"人民性"是中国政治话语中的高频词汇."人民"经理论建构演变为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对人民个体性和群体性的不同理解产生了不同的民主形态.作为文学评论用语的"人民性"发展成为人民政治的价值底色,在中国化实践中其主要表现为突出人民主体的鲜明政治立场、代表总体性的公共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创建人民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践历程构成了人民性塑造的历史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出场为新时代的人民性塑造提供了现实指导.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人民性的塑造要以制度引领构建人民性的政治保障、以政策体系推动人民性的社会实践、以思想文化塑造人民性的道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