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前寒武纪细粒碎屑岩中纺锤状裂缝的成因分析:以燕山东部长城群为例

前寒武纪细粒碎屑岩中纺锤状裂缝的成因分析:以燕山东部长城群为例

扫码查看
燕山东部天津蓟县至河北兴隆一带中元古界长城群细粒碎屑岩中,普遍发育有在层面上表现为纺锤状裂缝的沉积构造,并曾经被解释为后生动物遗迹化石或地震震荡液化脉等.这种沉积构造常与变余波痕、皱饰构造等相伴产出.根据初步观察与研究的结果推断,纺锤状裂缝可能是由于微生物席对沉积面的封闭作用,导致沉积物在成岩作用早期发生脱气与脱水等作用的产物,因此可以将其归入微生物参与形成的原生沉积构造(席底构造)的范畴.纺锤状裂缝与其他的席底构造一样,为前寒武纪的沉积环境重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证据,同时也说明在前寒武纪的地球表层环境中,微生物以其新陈代谢的多样性及巨大的生物量,在沉积纪录中留下了重要的烙印.
Original Analysis of the Spindle-Shaped Cracks in the Fine Clastic Rocks of the Precambrian: An Example from the Changcheng Group of the Eastern Part of Yanshan Area

李林、汤冬杰、付星梅、周锡强、李楠、梁光胜

展开 >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北京博泰克机械有限公司,北京,100089

纺锤状裂缝 微生物参与形成的原生沉积构造 成因分析 碎屑岩 长城群 燕山东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0472065

2008

现代地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现代地质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
ISSN:1000-8527
年,卷(期):2008.22(5)
  • 4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