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华北陆块北缘哈毕力格铀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及对成矿作用的指示

华北陆块北缘哈毕力格铀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及对成矿作用的指示

Sulfur and Lea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Habilig Uranium Deposit in Nor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Block:Implication for Uranium Mineralization

扫码查看
哈毕力格铀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北缘中段,主要受乌兰哈达—猴儿山背斜和区内断裂控制.铀矿化主要产于新太古界乌拉山群第二岩段石英岩中,一直被认为是变质成因铀矿床.在分析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化特征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矿石与围岩中黄铁矿的硫、铅同位素特征.数据表明,硫同位素组成变化于-4.7‰~12.9‰之间,暗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同时遭受了地层物质的混染.铅同位素组成(208 Pb/204 Pb=36.147~42.968,207 Pb/204 Pb=15.919~34.268,206Pb/204Pb=19.488~168.032)远高于单阶段演化模式组成,不同样品的207Pb/204Pb-206Pb/204Pb线性关系良好,为典型的二阶段铅同位素演化体系,表明变质地层为成矿作用提供了铀源.通过放射性207 Pb/206 Pb计算,结合区域岩浆演化,认为古元古代(~1805 Ma)区域变质作用促使乌拉山群铀发生初步富集,晚古生代(374 Ma)花岗闪长质岩浆分异出大量流体活化萃取变质地层中的铀,在有利构造空间富集成矿.

黄志新、李子颖、蔡煜琦、朱斌、任全

展开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29

核工业二八大队,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硫同位素 铅同位素 铀成矿作用 哈毕力格铀矿床 华北陆块北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铀矿地质项目

2016YFE02063002013921201561

2020

现代地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现代地质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
ISSN:1000-8527
年,卷(期):2020.34(3)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