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胎心减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进展

胎心减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进展

扫码查看
电子胎心监护通过连续监测胎心率及宫缩的变化来评估胎儿宫内状态,评判是否存在缺氧.从历史上看,胎心减速分为"早期、晚期、变异",而近来这种分类受到了生理学家的质疑,强调对胎心监护图的解释还依赖其背后的病理生理学.产检时不应过度关注减速的形态,应当结合孕妇的基本情况,基于胎儿宫内缺氧及胎心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胎儿应对缺氧的多种代偿模式,客观个性化看待胎心减速,提高观察者对于胎心监护图的一致性.

张娅维、李楚、吕巧菲、杨立伟

展开 >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

浙江省人民医院产科,杭州 310014

电子胎心监护 胎心减速 胎儿宫内缺氧 病理生理学

2025

现代妇产科进展
山东大学

现代妇产科进展

影响因子:1.089
ISSN:1004-7379
年,卷(期):2025.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