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胃癌患者血清IL-17、IL-33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胃癌患者血清IL-17、IL-33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探讨胃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IL-33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根治术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5年.分析患者血清IL-17、IL-33水平与其病理特征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命曲线进行生存分析,并采样Cox回归分析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直径≥5 cm、TNM分期Ⅲ/Ⅳ期、浸润深度T2~T4、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水平高于肿瘤直径<5 cm、TNM分期Ⅰ/Ⅱ期、浸润深度T1、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IL-17、IL-33为胃癌患者RFS危险因素(P<0.05);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化程度、IL-17、IL-33为胃癌患者OS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命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17、IIL-33低水平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高于IL-17、IL-33高水平患者(P<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IL-17、IL-33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胃癌病情和预后评估的免疫学指标.

杨大伟、金从稳、陈方鹏

展开 >

237000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一科

胃癌 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33 病理特征 生存曲线

2024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CSTPCD
影响因子:1.019
ISSN:1672-2159
年,卷(期):2024.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