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情感计算赋能个性化教学:逻辑框架、问题解构与多元重塑

情感计算赋能个性化教学:逻辑框架、问题解构与多元重塑

扫码查看
大规模个性化教学的实现以理解学习者差异为前提,这种差异包含认知差异,也显著体现在情感维度.智能技术支持下,对学习者认知的智能识别与干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长期以来对情感的关照却处于缺位状态,影响了个性化教学的全面开展.情感计算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子集,是促进教育个性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然而,情感计算应用于教育场景的现实困境并未消解,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明晰实践路径.为此,文章立足于情感计算赋能个性化教学的逻辑框架,分析情感计算赋能个性化教学的可能性与应用场景.在以上应用场景和需求驱动下,从情感计算研究现状出发剖析其在赋能个性化教学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从前沿技术支持情感精准建模、轻量化信号采集设备开发、情境导向助力优质数据集建立、持续迭代优化深度学习算法、多阶段多模态推进融合技术创新以及基于多元主体诉求完善智能情感服务等维度提出实现情感计算赋能个性化教学的实践取向.

余淑珍、单俊豪、闫寒冰

展开 >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情感计算 个性化教学 情绪识别 多模态 逻辑框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2023)

BCA230283

2024

现代远距离教育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 黑龙江省远程教育学会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影响因子:1.841
ISSN:1001-8700
年,卷(期):2024.(2)
  •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