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网络语"我可能X了假Y"探析
网络语"我可能X了假Y"探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2017年首个网络流行语"我可能X了假Y"在各个社交媒体得到广泛使用,微信、微博等发布的"我可能X了假Y"就不计其数.比如"我可能画了假重点""我可能考了假试卷""我可能交了个假男朋友""我可能发了假微信""我可能放了假假""我可能是假人",等等.文章结合相关语料,考察结构"我可能V了假Y"中的X、Y的语法性质,"我可能X了假Y"结构的构式义,最后,探讨了结构"我可能X了假Y"传播的动因及模因论.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吴虹
展开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200234
关键词:
构式义
动因
语用否定
反预期
模因论
出版年:
2017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曲阜师范大学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CHSSCD
影响因子:
0.109
ISSN:
1008-8024
年,卷(期):
2017.
(4)
参考文献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