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陌生化"理论的美学底色与内在矛盾
"陌生化"理论的美学底色与内在矛盾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表面上是作为浪漫派艺术观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其理论存在着一个理论的假设,即异化的感性,感觉本身依然被当作艺术之目的,然而没有时代精神的支撑,陌生化所要求唤起的感受甚至是形式感只能从主观的丰富性中去寻求,这便又回到了形式主义者所反对的主观主义中.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杨海峰
展开 >
作者单位:
黑龙江哈尔滨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系 150025
黑龙江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150025
关键词:
陌生化
浪漫主义
形式主义
出版年:
2017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曲阜师范大学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CHSSCD
影响因子:
0.109
ISSN:
1008-8024
年,卷(期):
2017.
(6)
参考文献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