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暗示》中人性的探索——兼谈与鲁迅小说的比较
《暗示》中人性的探索——兼谈与鲁迅小说的比较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在中国,"文以载道"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韩少功深得其意并亲身实践,其《暗示》中通过对文革等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摇滚等现今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分析,表达了他自己对隐秘信息、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其中第二卷"具象在人生中"更是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思考和解读.文章仅以《暗示》第二卷为例,阐释其作品中关于人性复归的"呐喊"和"彷徨".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赵爽、夏雨
展开 >
作者单位:
新疆伊宁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835000
关键词:
韩少功
《暗示》
鲁迅
小说
人性
出版年:
2017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曲阜师范大学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CHSSCD
影响因子:
0.109
ISSN:
1008-8024
年,卷(期):
2017.
(8)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