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智利地震》中的暴力元素解读
《智利地震》中的暴力元素解读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德国作家克莱斯特发表的第一篇中篇小说《智利地震》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被地震摧毁了世界秩序的社会.在小说第三部分描写的弥撒现场,一次源于企盼未来的人类行为最终演变成一场骇人听闻的群体暴动事件.小说中展示的暴力一方面体现了克莱斯特对启蒙宗教批判的继承,另一方面,作为导致主人公最终死亡悲剧原因之一的伊甸园幻景也折射出克莱斯特对卢梭"重返自然"理念的否定.笔者将通过对《智利地震》中暴力的解读,证实克莱斯特对启蒙批判继承的态度.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刘午阳
展开 >
作者单位:
湖北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430074
关键词:
暴力
克莱斯特
卢梭
宗教批判
出版年:
2017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曲阜师范大学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CHSSCD
影响因子:
0.109
ISSN:
1008-8024
年,卷(期):
2017.
(11)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