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血塞通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观察

血塞通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观察

扫码查看
目的 探究血塞通联合倍他司汀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后循环平均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倍他司汀组 26 例和联合治疗组 34 例.倍他司汀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血塞通联合倍他司汀治疗.两组治疗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率(PAR)、纤维原蛋白(FIB)、血细胞比容(PCV)];后循环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Vm)、基底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倍他司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PAR、FIB、PCV水平均低于倍他司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Vm水平高于倍他司汀组,RI、PI水平低于倍他司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联合倍他司汀可有效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脑部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平均血流速度,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曾小辉、李娟

展开 >

永丰县人民医院,江西 永丰 331500

血塞通 倍他司汀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2024

现代诊断与治疗
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现代诊断与治疗

影响因子:0.736
ISSN:1001-8174
年,卷(期):2024.35(4)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