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孝的发生、意蕴结构与本真性——基于现象学-诠释学的一种考察

孝的发生、意蕴结构与本真性——基于现象学-诠释学的一种考察

扫码查看
孝的发生既非基于"生生""亲亲",也非单纯源于"原时间",而是源于前理论的"理解".后者的"赋义"特质指引出孝的意蕴结构."理解"基于其自身的"空间""时间""情绪"等特质,使得我们"作为"亲、子角色来照面,由此父母尊亲与子女才会相互"顾惜",才有慈爱、孝爱之可能.孝的结构非单向的子女朝向父母的孝爱关系,而是具有阴阳时间流特质的亲子关系结构不可分割的环节.虽如此,慈爱更多的是基于自然性,而孝爱更多的是基于仁、善,因而"孝"在前述结构中处于更重要地位.以"孝爱"为重心的关系结构,不仅"参与构成意蕴""参与构成世界之为世界",而且根本上就是组建整体意蕴世界的基本结构.正因如此,孝爱总是陷入非本真态.本真态的孝的实现,关键在于"诚".作为把我们自身引回到子女朝向父母的源初时间流的"理解"活动,"诚"是一种解蔽着的赢获本己自身之行动.

江午奇

展开 >

(岳阳414006)湖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理解 亲子关系 阴阳时间流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15JJD720009

2024

现代哲学
广东哲学学会

现代哲学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228
ISSN:1000-7660
年,卷(期):2024.(2)
  •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