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械论的世界图景中,心灵的自由始终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困境.自由概念可上溯自亚里士多德的选择概念,而莱布尼茨正是吸收了此概念所内含的自发性和理智这两层要义.面对自由学说的意志论解读,莱布尼茨坚持理智主义,却也面临自由与必然性之间的对立.为此,莱布尼茨划分了两层三种必然性.其中,假设的必然性或道义的必然性适用于偶然真理,从而牵引出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张力,并引入可能性,即受造物有着各种可能的存在状态.受造物之最完满的状态,即是理智与意志都相互协调,亦即自发性所实现的最高程度,也就是心灵的自由.为了获得自由,心灵必须时刻完善自身,以期达到德福一致.如此,莱布尼茨的自由学说可谓是康德主义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