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和法"在肝郁脾虚型肝纤维化治疗中的用药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和法"在肝郁脾虚型肝纤维化治疗中的用药规律

扫码查看
目的 通过文献分析,探讨运用"和法"在肝郁脾虚型肝纤维化中的用药特点.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中以"疏肝健脾、肝郁脾虚、调和肝脾"和"肝纤维化"作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去除重复、会议论文、未记录方剂组成文献、经验性质及证型研究文献后,提取文献中方药组成,对所有方药进行筛选,相同组成的方药仅记录1 次,依据《中国药典2020 版》进行药物名称规范,分析药物的性味归经,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1090 篇文献,排除909 篇文献,最终从181 篇文献中提取方剂181 个,共获取193 味中药,使用频次排在前10 位的为柴胡(141)、白术(123)、白芍(108)、茯苓(102)、甘草(96)、黄芪(96)、丹参(92)、鳖甲(68)、党参(62)、当归(61).药物性味归经中以性寒药物最多,性热药物最少;以苦味药最多,甘味药次之;归经以肝脾胃三经最多.在复杂网络分析中发现强链接 41个,中等链接65 个,弱链接2 912 个,其核心药对为柴胡-白术.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了105 个关联药物组合,其中两个药物配对的关联分析结果共 14 个,三个药物配对的关联分析结果共 91个.将药物频次前30 位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3 类:疏肝理气、益气健脾渗湿类,理气活血、化瘀散结类以及清热利湿、行气散瘀类.结论 "和法"之运用于肝郁脾虚型肝纤维化不仅体现了疏肝健脾的法则,更突显出调和气血、苦辛分消、寒温并用的特点,和法的运用灵动而不拘束,在肝纤维化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值得深入探讨.

窦婧、牛丽娜、王晓忠

展开 >

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9

和法 疏肝健脾 中医治法 肝纤维化 数据挖掘

乐德行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22]245号2022D01C173XJ2022G163

2024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1.775
ISSN:1008-8849
年,卷(期):2024.33(3)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