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白盛菊

旬刊

1008-8849

xdjh126@126.com

0311-87738668;13315965390

050061

河北省石家庄市北城路35号万信花园D区8号楼1单元201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温阳活血解毒方调控RIPK1/NLRP3/Caspase-1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作用研究

    陈卓铭刘小灵黄娜郑国煜...
    3067-3072,3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温阳活血解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斑块稳定性及主动脉组织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4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维生素D3腹腔注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5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及温阳活血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7只。继续高脂饲料喂养12周,在此期间温阳活血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1。55 g/(kg·d)、23。10 g/(kg·d)、46。20 g/(kg·d)温阳活血解毒方灌胃,辛伐他汀组给予浓度2 mg/mL的辛伐他汀药液2。10 mg/(kg·d)灌胃,模型组给予蒸馏水0。2 mL/10 g灌胃,均1次/d。末次灌胃结束后第2天,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磷酸化RIPK1(p-RIPK1)、RIPK1、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温阳活血解毒方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HDL-C水平和主动脉组织中p-RIPK1、RIPK1、NLRP3、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主动脉组织结构差异不大,斑块整体稳定性差;温阳活血解毒方中、高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和主动脉组织中p-RIPK1、RIPK1、NLRP3、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血清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斑块整体稳定好于模型组;温阳活血解毒方中、高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间血清TC、TG、LDL-C、HDL-C水平和主动脉组织中NLRP3、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温阳活血解毒方高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p-RIPK1、RIPK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温阳活血解毒方中剂量组(P均<0。05);温阳活血解毒方高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p-RIPK1、RIPK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此2组主动脉组织结构较为完整,斑块整体稳定性良好。结论 温阳解毒活血方具有抗炎、调脂、稳斑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RIPK1的表达,抑制NLRP3/Caspase-1通路有关。

    动脉粥样硬化温阳活血解毒NLRP3Caspase-1

    优化炎调方治疗脓毒性休克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

    陈天阳严佳徐童郑佳萍...
    3073-3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优化炎调方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1年7月—2023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急诊病房、急诊ICU收治的12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优化炎调方颗粒剂鼻饲或口服,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患者28 d生存率及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乳酸、肝素结合蛋白(HBP)]和治疗14 d后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试验过程中,对照组脱落3例、治疗组脱落2例,最终治疗组60例、对照组59例完成研究。治疗组28 d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8。3%(47/60)比42。4%(25/59),P<0。05]。2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WBC、N%、CRP、TNF-α、IL-6、IL-8、PCT、乳酸、HB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CRP、IL-6、PCT、H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7%(49/60)比62。7%(37/59),P<0。05]。结论 优化炎调方能够显著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生存率,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优化炎调方脓毒性休克生存率中医证候

    系膜增生性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中医证候及预后因素研究

    张鸿慧金钟大
    3078-3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系膜增生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与疾病预后相关的因素,为临床防治该病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4月—2023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住院部、门诊就诊且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系膜增生性IgA肾病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病理资料)、中医证候资料、随访资料。按照系膜增生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增生组、中度增生组、重度增生组,比较3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按照系膜增生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增生组与中重度增生组,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情况;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将患者分为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4组,比较4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按照患者随访预后分为发生终点事件组和未发生终点事件组,比较2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情况。Kaplan-Meier分析患者累计生存率、中位累计生存时间,Cox回归分析与系膜增生性IgA肾病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112例患者。轻度增生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IgA水平均明显低于中、重度增生组(P均<0。05),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中、重度增生组(P均<0。05),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增生组(P<0。05);且轻度增生组患者肺脾气虚证、水湿证、眠差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中重度增生组(P均<0。05),脾肾阳虚证、口苦、腰膝酸软、泡沫尿患者占比均明显低于中重度增生组(P均<0。05)。不同中医证型组患者eGFR、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Ig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肺脾气虚证组患者eGFR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肝肾阴虚证组、脾肾阳虚证组(P均<0。05),血尿素氮水平明显低于气阴两虚证组、脾肾阳虚证组(P均<0。05),血尿酸和血清IgA水平均明显低于脾肾阳虚证组(P均<0。05),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肝肾阴虚证组、脾肾阳虚证组(P均<0。05),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脾肾阳虚证组(P<0。05)。发生终点事件组患者血尿素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IgA水平和脾肾阳虚证、纳差、眠差、夜尿、泡沫尿、畏寒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未发生终点事件组(P均<0。05),eGFR、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和肺脾气虚证患者占比均明显低于未发生终点事件组(P均<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重度系膜增生、脾肾阳虚证患者更快达到终点事件;Cox回归分析提示血肌酐、血尿素氮是出现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是发生终点事件的保护因素。结论 血清Ig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是系膜增生及预后的强影响因素;随着病程延长,系膜增生性IgA肾病患者中医本虚证证型从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演变,并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病理进行性加重的过程。

    系膜增生性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中医证候预后

    肛滴平喘汤激活AMPK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炎症反应和细胞自噬的影响

    乔文晓薛晓明李典谢地...
    3088-3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探讨肛滴平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炎症反应及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肛滴平喘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熏香烟加气管注射脂多糖法复制COPD模型。造模结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5 mL/kg 0。9%氯化钠溶液灌肠,地塞米松组给予地塞米松混悬液0。09 mg/kg灌胃,肛滴平喘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8。6 g/kg、3。2 g/kg、1。7 g/kg肛滴平喘汤灌肠,均1次/d,连续7 d。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8、IL-13水平,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AMPK、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ULK1)、酵母自噬相关基因6的哺乳动物同源体(Beclin1)及自噬蛋白p62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磷酸化AMPK(p-AMPK)、雷帕霉素蛋白激酶(mTOR)、ULK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LC3Ⅰ)、p6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支气管黏膜及管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出现代偿性肺气肿,肺大泡形成;各给药组炎性细胞减少,肺大泡明显减少,其中肛滴平喘汤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改善更明显。模型组血清TNF-α、IL-1β、IL-8、IL-13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肛滴平喘汤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血清TNF-α、IL-1β、IL-8、IL-13水平及肛滴平喘汤低剂量组血清IL-1β、IL-13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MPK、ULK1、Be-clin1 mRNA相对表达量和p-AMPK、ULK1、Beclin1、LC3Ⅱ蛋白相对表达量及LC3Ⅱ/LC3Ⅰ均明显降低(P均<0。05),p62 mRNA相对表达量和mTOR、p6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肛滴平喘汤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AMPK、ULK1(除肛滴平喘汤中剂量组)、Beclin1 mRNA相对表达量和p-AMPK、ULK1、Beclin1、LC3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p62 mRNA相对表达量和mTOR、p6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肛滴平喘汤可增强COPD大鼠肺组织内自噬,抑制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信号通路有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肛滴平喘汤自噬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炎症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放血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疗效观察

    曹杰张俊李枋霏王维...
    3096-310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放血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外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2023年1—9月就诊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86例接受奥沙利铂化疗后出现外周神经毒性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3例给予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43例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口服联合十宣穴、足部十二井穴针刺放血治疗,2组均治疗28 d。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外周神经毒性分级、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治疗28d后的外周神经毒性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外周神经毒性分级为0级、1级的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NCV和SNCV均较治疗前明显加快(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外周神经毒性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9。07%(34/43)比46。51%(20/43),P<0。05]。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放血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患者,不仅可降低外周神经毒性的分级,保护神经,而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

    外周神经毒性奥沙利铂加味补阳还五汤针刺放血

    电针宁神穴对脑出血大鼠NLRP3/Caspase-1/GSDMD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的影响

    茹宝清宋春华
    3101-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途径,探讨电针宁神穴对脑出血大鼠的脑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脑出血+电针组,每组6只。脑出血组和脑出血+电针组大鼠采用脑内自体动脉血二次注射法制备脑出血模型,脑出血+电针组于术后12 h开始采用电针针刺双侧宁神穴,每次30 min,1次/d,连续干预7 d。假手术组仅模拟手术创伤过程,不注入自体血;正常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手段。采用Longa评分法评定各组大鼠术后24h、干预7d后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干预7d后处死各组大鼠,采用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NLRP3、Caspase-1 p20、GSDMD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NLRP3、Caspase-1、GSDMD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干预7 d后,脑出血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组织含水量、IL-1β和IL-18含量及脑组织中NLRP3、Caspase-1 p20、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和NLRP3、Caspase-1、GSDMD蛋白阳性表达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假手术组(P均<0。05),出血区及周围脑组织水肿、炎细胞浸润;脑出血+电针组大鼠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低于脑出血组(P均<0。05),出血区及周围脑组织水肿和炎细胞浸润明显减轻。结论 电针宁神穴可以明显减轻脑出血大鼠脑神经和脑组织损伤,机制可能与下调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抑制细胞焦亡有关。

    脑出血电针宁神穴细胞焦亡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消皮素D

    芪陈归连汤促进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康复的临床研究

    邬雪莹高丽潘一滨张乐乐...
    3107-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芪陈归连汤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23年1—12月收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10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脱落12例,最终治疗组44例、对照组46例纳入研究。对照组给予基础换药、口服地奥司明、静滴拉氧头孢钠、留置镇痛泵等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芪陈归连汤14 d。比较2组康复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率、临床症状体征(疼痛、肛门水肿、肉芽生长、排便费力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康复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术后第7,14,21,28天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术后第7天、第21天疼痛评分,术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肛门水肿评分,术后第7天、第14天肉芽生长评分,术后第14天、第21天、第28天排便费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陈归连汤可减轻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创面疼痛、肛门水肿、创面出血渗液、排便不适等症状,促进创面愈合,加速患者康复。

    芪陈归连汤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康复

    基于"无痰不作眩"理论运用不同配比泽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

    李方秦磊王念吴平...
    31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无痰不作眩"理论的不同配比泽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量效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3月于泰州市中医院脑病科门诊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治疗1组给予泽泻50 g、白术20 g配比泽泻汤口服,治疗2组给予泽泻35 g、白术35 g配比泽泻汤口服,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7d后观察比较3组综合症状积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三酰甘油水平及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的综合症状积分及三酰甘油水平、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降低(P均<0。05),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均明显加快(P均<0。05);治疗1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2组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2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2组及对照组[96。7%(29/30)比70。0%(21/30)、56。7%(17/30),P均<0。05],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同配比泽泻汤均能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黏度,改善眩晕症状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其中泽泻、白术5:2配比疗效相较于泽泻、白术1:1配比和盐酸氟桂利嗪更显著,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

    无痰不作眩不同配比泽泻汤眩晕量效关系

    艾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刘丰睿魏曼王婉卿张俊霞...
    3115-3118,3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艾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河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室规律行MHD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透析期间行基础治疗联合强化血液透析,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血海、关元施温和灸,2组均治疗12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pKt/V)、尿素下降率(UR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钙(Ca2+)、血磷(P3+)、甲状旁腺激素(PTH)、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spKt/V、URR及实验组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2组SCr、BUN、P3+、PTH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实验组以上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艾灸可改善MHD患者透析充分性,纠正钙磷代谢紊乱状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艾灸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充分性生活质量

    基于医用红外成像技术评价浮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谭伟杰董俊球黎小雅
    3119-3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医用红外成像技术评价浮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9月在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浮针疗法+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双上肢不同方位相同部位的皮温温差、患肢疼痛程度、上肢运动能力、肩手活动障碍程度、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28/30)比73。33%(22/30),P<0。05]。治疗后2组上肢正前、正后及侧面皮温温差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肩手综合征评分(SHSS)、血清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上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血清CGRP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 浮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SHS疗效更为确切,有助于降低双上肢皮温温差,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及肩手活动障碍程度,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且可抑制炎症反应。

    医用红外成像技术评价浮针疗法脑卒中肩手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