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华医典中治疗帕金森病的针灸规律,为现代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整理中华医典古籍中治疗颤病的针灸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3.O),将数据录入到模板中,采用互信息法和K-means算法聚类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治疗颤病的针灸处方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录入处方 103 条,涉及穴位共计 116 个,应用总频次为645 次,腧穴应用频次前五位的分别是合谷、太冲、阳陵泉、三阴交、太溪.按穴数进行排序,选用经穴数量最多的经脉为督脉,按经穴应用频次进行排序,应用频次最高的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针灸治疗帕金森病主要选取位于下肢部经穴,特定穴中应用频次前五位的分别是合谷、太冲、阳陵泉、太溪和足三里,根据穴位组合规律分析,得到常用穴位组合 12 组.最高频次的组合为:"合谷、太冲",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的腧穴配伍为"合谷、太溪、太冲","太冲、曲池、合谷"等.基于k-means算法的聚类分析得出得到4 类核心穴位组合.结论 通过挖掘分析,可以得出古籍中治疗帕金森病的处方核心用药,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拓展了临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