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肉芽肿乳腺炎的效果,并构建免疫指标相关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张家口市肺科医院和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收治的肉芽肿乳腺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莫西沙星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CD68和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CD68、CRP、WBC,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肉芽肿乳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构建预测模型,并建立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48/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4%(3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CD68、CRP、W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CD6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CRP、WB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CD68、CRP、WBC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有效组和无效组年龄、婚姻状况、发病部位、生育状况、既往哺乳史、肿块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超重/肥胖、乳头内陷、病灶位于乳晕区、治疗方案、治疗前CD68、治疗前CRP、治疗前WBC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病灶位于乳晕区、治疗方案、治疗前低CD68水平、高CRP水平、高WBC为影响肉芽肿乳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超重/肥胖、乳头内陷、病灶位于乳晕区、治疗方案、治疗前CD68、治疗前CRP、治疗前WBC、联合预测均对肉芽肿乳腺炎患者治疗效果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个指标(P均<0.05).结论 莫西沙星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肉芽肿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相关指标及联合预测对肉芽肿乳腺炎患者治疗效果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优于单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