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石菖蒲-郁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潜在生物学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石菖蒲-郁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潜在生物学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 使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筛选"石菖蒲-郁金"药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靶点,探索其治疗本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CMSP数据库,筛选得到"石菖蒲""郁金"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使用OMIM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数据.使用R语言,获得药物有效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靶点及其Venn图.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PPI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对其进行拓扑分析,获得核心靶点、关键成分.分别对交集靶点、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PDB数据库下载核心靶点蛋白的3D结构,利用PyMOL、AutoDockTools软件处理靶点蛋白;从PubChem数据库中下载关键成分文件,利用Chem3D、AutoDockTools处理关键成分,随后进行分子对接.使用PyMOL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可视化.结果 "石菖蒲-郁金"有效成分共111种,对应靶点共645个.CAG疾病靶点共772个,有效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靶点共71个."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由275个节点和697条边组成.交集靶点GO富集分析中共有1 804个条目,其KEGG富集分析中共有151条通路,其中59条与局部炎症反应相关的通路,通过分类可大致分为炎症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激素相关信号通路、癌症发生相关信号通路、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信号通路等.核心靶点KEGG富集分析中共有108通路,其中34条通路与局部炎症反应相关.通过分子对接发现,芹菜素、山柰酚、大黄素均能与核心靶点结合良好.结论 "石菖蒲-郁金"药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可能与干扰幽门螺杆菌损伤胃黏膜上皮过程,影响"炎-癌"转化有关.

赵克勤、刘阳、赵健森、张乃霖、李京尧、王志坤、刘启泉、石芳

展开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091

河北省中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河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河北省脾肾病证中医治疗技术创新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展开 >

石菖蒲 郁金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2024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1.775
ISSN:1008-8849
年,卷(期):2024.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