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先秦"乐教"观念与雅乐内涵的转变
先秦"乐教"观念与雅乐内涵的转变
下载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乐源于"事神致福"的祭祀活动,"声教"倚重于乐,口述文献谐声押韵,比之音律便于记诵、传播.乐对政教功能的承载延伸了"乐用"范围.殷周之际,"礼乐"的价值内涵从"事神致福"转向"尊道崇德",周人以"德音"价值导向构建了完整的雅乐体系.周朝东迁,雅声渐微,郑卫新声以世俗化、享乐化的特质逐渐崛起,乐教的"德育"作用被消解.孔子"正乐"赋予雅乐"仁"的内涵,雅乐的权威性随之转变.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琦
展开 >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关键词:
乐教
雅乐
德音
郑卫新声
孔子正乐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编号:
20&ZD263
出版年:
2023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
0.164
ISSN:
2095-4476
年,卷(期):
2023.
44
(4)
参考文献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