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笔记散和杂的外部特征,与其著述体式相关。在取材途径上,耳闻目见与摘抄转录的材料来源方式,带来书写内容的随机和无序。在记录过程中,作者以纸为书写载体,以箧、笥等为储存工具,前者篇幅容量的有限性,后者分类功能的缺失,带来笔记散乱的文本形态;在编纂方式上,个体选材标准的确定性并不改变作品的整体面貌,而编纂手法的不同,则带来少量笔记分类、拟题的结构形态;在撰述状态上,作者所处的人生阶段和空间因素会作用于笔记体制,带来自由随意的书写形式,也赋予笔记冲淡雅致之美。笔记独特的著述体式是一种对逻辑严密、文意贯通之作的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