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刘备托孤语"诸家观点评述

"刘备托孤语"诸家观点评述

扫码查看
蜀汉昭烈帝刘备临终前托孤于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的一段史事,一千多年来一直受到史学界的关注。从古至今近五十多位史家和学人的言论及著述显示,对其中的"君可自取"一语,有让诸葛亮"取而代之""自己选取嗣君""自行决定"三种解释,而就此语所表达的刘备思想感情之真伪及作用,则有"真实感情表达""猜忌""乱命""抑制内讧""随口而言"五说。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军事形势和刘备的个人禀赋,"君可自取"应理解为在非常情况下诸葛亮可以取刘氏而代之,以保证蜀中政治集团的稳固和延续,它是刘备真实感情及意愿的表达。

孙启祥

展开 >

陕西理工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汉中市档案馆,陕西 汉中 723001

三国 刘备 诸葛亮 李严

2024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0.164
ISSN:2095-4476
年,卷(期):2024.45(4)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