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相对主义语境产生于现代化进程中,并在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进一步泛化,通过社会环境渗透进学校德育,使得师生道德对话陷入困境。其困境表现为:对话精神被解构,遁入道德虚无主义;对话关系抽离理解,对话角色定位出现偏差;对话情境趋于碎片,核心价值滑向边缘;对话结果缺少认可,难以达成德育目的。面对困境,教师和学生应当精准理解道德对话的真正精神,构建双边互动性师生对话角色,并形成"情理性关怀"对话关系,同时,教师应当加强核心价值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及时反思、评价和反馈道德对话结果,以期提高道德对话的德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