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在其发展历程中历经多次转向:从最初的语言学转向,到文化转向,再到社会转向和技术转向。社会转向意味着翻译研究的关注点转向翻译的社会层面。国外社会翻译学兴起于20世纪末,较为关注翻译活动中的行动者和翻译产品的流通与传播。国内社会翻译学虽稍晚起步,但发展迅速,在学科定位、理论探索和理论与应用的结合方面取得不小进展。然而总体来看,国内社会翻译学仍处于建设期,需要在话语体系建构、理论建构和学科建构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翻译学的发展,既要立足中国,在中国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建构本土化的理论框架,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也要放眼世界,拓展全球视野,还要追溯历史、把握当代、面向未来,从历时和共时角度探索翻译实践,满足时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