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核桃小麦间作模式下冬小麦冠层结构及其小气候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核桃小麦间作模式下冬小麦冠层结构及其小气候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核桃小麦(以下简称核麦)间作模式下,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及农田小气候的影响.[方法]2016~2017年在核麦间作模式下,设置450×104株/hm2(M1)、525×104株/hm2(M2)、600×104株/hm2(M3)、675×104株/hm2(M4)、750×104株/hm2(M5)5种冬小麦种植密度,观测冬小麦冠层结构及冠层空气温度、湿度以及冠层透光率的变化过程.[结果]核麦间作下,远冠区冬小麦单片单面积、株高、茎粗均高于冠下区;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冠下区、远冠区冬小麦各叶层叶面积、各节间长度和节间粗度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株高变幅为76.49~81.66 cm(冠下区)和78.34~86.27 cm(远冠区).冠下区、远冠区冠层空气温度呈"先升后降"的曲线,冠下区M1处理最高,远冠区M4、M5处理相对较高,冠下区上午升温、下午降温速度慢,高温持续期短,冠下区各密度冠层温度(18.19~35.99℃)的变幅低于远冠区(17.82~38.92℃);湿度呈"先降后升"的曲线,均在M1最低,远冠区冠层空气湿度上午降速、下午升速均慢,湿度低谷持续期短,冠下区冠层空气湿度(44.73% ~100%)变幅高于远冠区(36.62% ~100%).小麦冠层顶部入射光合有效辐射量(PAR)冠下区明显低于远冠区;冠下区、远冠区的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IPAR)随着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均在M2处理达到最大.[结论]种植密度525×104株/hm2(M2)时,核麦间作下冬小麦冠层结构及其小气候较适宜.
Response of Winter Wheat Canopy Structure and Microclimate to Planting Density in Walnut-Wheat Intercropping Pattern

张永强、张恒、方辉、陈传信、赛力汗·赛、薛丽华、陈兴武、雷钧杰

展开 >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91

农业农村部荒漠绿洲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91

新疆农业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处,乌鲁木齐 830091

冬小麦 密度 核麦间作 冠层结构 小气候

农业农村部荒漠绿洲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5107020-20170431960379CARS-32018YFD020040609

2020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新疆农业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98
ISSN:1001-4330
年,卷(期):2020.57(7)
  • 1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