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陈彤

月刊

1001-4330

xjnykx-h@xaas.ac.cn

0991-4502046

830091

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

新疆农业科学/Journal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新疆农业科学》是由新疆农科院主管,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和新疆农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是新疆创办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农业学术刊物。创刊57年来,本着“繁荣农业科学、促进农业生产”的办刊宗旨,《新疆农业科学》的编辑和发行始终与自治区农业生产、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跟进学术前沿,追踪科技创新成果,主要刊登作物育种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林业与园艺、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机械、畜牧兽医水产、生物技术、草业与资源环境、生命科学、微生物等涉及大农业的多个领域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在促进学术与科技信息交流,推动新疆农业科技进步,加速我区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在新疆早熟棉区的适应性评价

    李颖郭文文李江博曲延英...
    1561-1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的适应性与应用价值,为棉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适合的亲本。[方法]以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为材料,研究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异情况及相关性,并以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对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供试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纤维品质、农艺性状间差异显著,其中44份转BT基因抗虫棉为早熟材料,46份转BT基因抗虫棉为中早熟材料;前5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71。62%,第1主成分与产量有关,第2主成分与纤维品质有关,第3主成分与植株性状有关。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划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籽指性状表现好;第Ⅱ类群断裂比强度、伸长率较好;第Ⅲ类群单株铃数、铃重、衣分较高;第Ⅳ类群纤维品质较好。[结论]筛选出了 G21-2、G21-14、G21-1、G21-77等综合性状优异、铃重均在5。00 g以上、衣分在42%以上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18份。

    转BT基因抗虫棉农艺性状适应性陆地棉

    197份陆地棉品种萌发期耐盐性鉴定

    刘慧杰王俊豪龚照龙梁亚军...
    1574-1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鉴定评价陆地棉品种资源萌发期耐盐性,筛选耐盐性优异的种质,鉴定分析耐盐指标,为陆地棉育种改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197份国内外陆地棉品种为材料,以0(CK)、150和200 mmol/L的氯化钠(NaCl)为胁迫处理浓度,测试对照组与处理组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及相对值等9个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利用综合评价D值评价197份陆地棉品种的耐盐性。[结果]150 mmol/L适合作为鉴定萌发期耐盐性的盐胁迫浓度,处理组的变异系数均高于对照组,综合评价D值与处理组各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性,综合评价D值为第一主成分因子,筛选出4份高耐材料、39份耐盐材料、65份中耐材料和89份敏盐材料。[结论]发芽势、发芽率和根长及其相对值等9个数据可作为耐盐性鉴定指标,筛选出20N705、C6524等43份耐盐性较强的材料。

    棉花萌发期耐盐性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

    氮肥减量配施生物质炭对春小麦群体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杨梅赵红梅迪丽热巴·夏米西丁杨卫君...
    1582-1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生物质炭单施和与氮肥配施对灌区春小麦群体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生物质炭及化肥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2个氮肥施用水平(0、150 kg/hm2),4个生物质炭水平(0、10、20和30 t/hm2),于2020年对新春46号的群体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在B2N1处理,即氮肥减量(150 kg/hm2)与中量生物质炭(20 t/hm2)配施下,春小麦群体结构、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均达到最佳,较对照分别提高了 15。04%-32。98%、3。67%~89。82%、5。63%-11。46%、17。95%-81。68%和29。73%。与对照相比,单施生物质炭及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均提高了春小麦产量,增产幅度为7。52%-29。73%。[结论]氮肥减量150kg/hm2配施20t/hm2生物质炭(B2N1)其增产效果最佳。

    生物质炭氮肥春小麦群体结构产量

    冬小麦需水量的预测模型对比分析

    杜云张婧婧雷嘉诚李博...
    1590-1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冬小麦需水量预测模型,提高需水量预测的精准度,为基于气象信息的需水量预测提供更为可靠的方法。[方法]选取新疆奇台县近5年的气象数据,采用公式Penman-Monteith计算冬小麦需水量(近似为真实需水量),基于CNN-BiLSTM模型,将平均温度、风速、湿度和降水量4个变量作为输入参数,预测冬小麦需水量,对比评估预测CNN-BiLSTM与LSTM、BiLSTM等6种模型的精准性。[结果]采用少量参数分别输入BP、RNN、LSTM、改进的 BiLSTM和CNN-BiLSTM等模型中预测需水量,BP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较差。在模型评估中,CNN-BiLSTM比LSTM的R2提高约8%,MSE降低约0。56。[结论]CNN-BiLSTM模型对小麦需水量预测更加精准。

    冬小麦需水量预测LSTMCNN-BiLSTM

    低温胁迫下不同藜麦品种苗期的生理响应

    姚庆王杰花西尔娜依·阿不都拉地力木拉提·吐拉洪...
    1597-16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藜麦品种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探索藜麦耐寒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近几年在新疆伊犁河谷选育出的藜麦品种,经藜麦种子低温发芽试验,选出抗寒性较强的4个藜麦品种(系)编号分别为YN1、YN2、YN2、YN4为试验材料,采取营养土育苗的方法,在人工模拟低温胁迫条件下(-4℃)进行低温处理,设置正常自然温度处理为对照。[结果](1)藜麦对连续的-4℃低温处理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经过低温处理的藜麦抗寒差异显著,其中YN4的抗低温能力最强,YN1的耐低温能力较强,YN3和YN2的耐低温能力较弱。(2)低温胁迫可导致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的显著降低,光合速率由于气孔的关闭导致生长速率的降低。低温胁迫未对藜麦的光合代谢产生较大的负向影响。(3)抗氧化酶是调节藜麦耐寒性的重要活性物质,品种间活性差异显著。低温处理可显著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丙二醛MDA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耐寒性较强的品种通过提升关键性抗氧化酶活性抵抗低温胁迫。(4)稳定同位素和茎秆氮素浓度可衡量藜麦耐低温能力。[结论]低温处理使藜麦显著降低了水分和氮素代谢过程。耐低温品种通过加速水分吸收,加速氮素代谢进程来缓解低温导致的伤害。藜麦较耐低温胁迫,但是不同品种的耐受程度有所差异。

    藜麦苗期低温胁迫生理生化

    甜玉米基因Sugary1(Su1)序列的变异分析

    杨彩霞顾炜关媛瞿静涛...
    1605-1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甜玉米基因Sugary1(Su1)序列,分析核苷酸多态性及检验,研究不同来源甜玉米中的Su1的等位变异位点,为甜玉米的品种改良和提高品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B73的Su1基因组序列为模板,对170份甜玉米自交系的Su1基因进行测序,研究玉米Su1基因序列的多态性。[结果]共有97个核苷酸位点发生变异,包含85个SNP位点,12个InDel位点。其中,位于编码区的SNP位点12个,InDel位点0个;位于非编码区的SNP位点85个,InDel位点12个。编码区中SNP位点同义突变有5个,非同义突变7个。自交系材料分为76个单倍型,该基因编码区序列将自交系材料分为47种单倍型。[结论]甜玉米Su1基因经历了明显的人工选择。

    甜玉米Sugary1等位变异中性检验单倍型

    甜玉米不同生育期施用改良剂组合对其产量及河西走廊次生盐碱化土壤性质的影响

    钟辉丽武均陆祥生
    1615-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前期筛选出禾康盐碱土改良剂不同生育期施用组合对河西走廊次生盐碱化土壤改良效果以及甜玉米生长的影响,以确定改良剂最佳施用方案。[方法]以甜玉2号为供试玉米,在整个玉米生育期结合6种不同组合的3次灌水施用盐碱土改良剂,研究其对河西走廊甜玉米出苗率、保苗率、株高、茎粗、植株鲜重、产量构成、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层盐碱指标的影响。[结果]随播种水施一次盐碱土改良剂,出苗率提高8。38%~11。00%,随苗水施第2次,保苗率提高13。31%~15。64%;吐丝期施第3次改良剂秃尖长缩短44。30%,一级品率最高达46。27%,且产量及经济效益最好;不同时期施入盐碱土改良剂可降低土壤盐碱指标:pH值、EC、ESP分别降低了 0。15~0。35、31~146 μs/cm、0。8%~4。8%。[结论]施用禾康盐碱土改良剂改良土壤的最佳施用时期方案为播种期+改良剂37。5 kg/hm2、苗期+改良剂30 kg/hm2、吐丝期+改良剂15 kg/hm2。

    甜玉米生育期次生盐碱化聚马来酸

    鲜食糯玉米适宜采收期与籽粒含水量分析

    杨明花刘强冯国瑞廖必勇...
    1626-1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10个鲜食糯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量,并评价其与鲜重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适宜新疆伊犁河谷鲜食糯玉米最佳采收期的品种。[方法]以10个鲜食糯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综合分析授粉后采收8个时期果穗的籽粒含水量、鲜重、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等性状。[结果]不同糯玉米品种的鲜穗产量差异显著,苏科糯1801、苏科糯1505鲜穗产量分别为1 215。14、1 025。95 kg/667m2,各品种授粉后25~30 d时籽粒含水量达59。6%~65。0%为糯玉米最适采收期;10个糯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显著,百粒鲜重大小排列顺序依次为苏科糯1505>彩甜糯001>苏科糯1801>苏科糯1901>糯香398>香甜糯968>苏科糯1501>苏科糯12>苏科糯212>苏科糯338,苏科糯1505籽粒含水量下降幅度最小,便于延长采收期。[结论]苏科糯1505、彩甜糯001、苏科糯1801、苏科糯1901、糯香389综合表现良好,可作为新疆伊犁河谷主推鲜食玉米品种,且最适采收期是授粉后25~30 d。

    鲜食糯玉米干物质积累籽粒含水量采收期

    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甜菜植株养分及产量的影响

    鲁伟丹周远航马小龙高江龙...
    1631-1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土壤养分含量、植株养分吸收量、肥料利用率以及甜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甜菜高产稳产、土壤培肥提供科学施肥依据。[方法]试验共设置7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肥(CF),腐殖酸有机肥替代10%化肥(10%HF),腐殖酸有机肥替代20%化肥(20%HF),腐殖酸有机肥替代30%化肥(30%HF),腐殖酸有机肥替代40%化肥(40%HF),腐殖酸有机肥替代50%化肥(50%HF)。测定土壤养分、甜菜植株养分吸收量以及甜菜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品质。[结果]腐殖酸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土壤有机肥含量2。37%~7。38%;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 1。07%~11。39%、10。65%~37。83%、6。04%~14。68%,30%HF 与处理 40%HF 分别较 CF 处理显著增产16。91%与17。65%。[结论]腐殖酸有机肥替代不同比例化肥较常规施用化肥可以显著提升土壤养分含量,提高甜菜植株养分吸收量,增加甜菜干物质积累量、减施化肥、培肥土壤、增加产量,其中有机肥替代30%化肥处理增产与培肥地力的效果较优。

    腐殖酸有机肥甜菜产量土壤养分

    参考作物蒸散量的计算及不同作物灌溉需水量的特征分析

    张妮郑志伟豆静静王义坤...
    1640-1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参考作物蒸散量结合作物系数估算作物各生育阶段灌溉需水量特征,为农业用水调配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新疆阿克苏市气象站点1980~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采用Hargreaves-Samani(H-S)、Irmark-Allen(I-A)和 Priestley-Taylor(P-T)3 种方法模拟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依据R2、nRMSE和MAPE评价3种模拟方法的精度,并分析ET0)在年际间和月尺度下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典型年冬小麦、棉花、春玉米、夏玉米的需水规律。[结果](1)H-S法、I-A法和P-T法计算的研究区ET0模拟值与标准值的R2分别为0。965、0。949、0。946,MAPE分别为20。85%、26。46%、66。71%。(2)研究区全年ET0累计值30年均值为960 mm,5~8月较大,12月和1月较小。(3)冬小麦、棉花、春玉米、夏玉米分别在返青-拔节期、开花-吐絮期、抽穗-乳熟期、抽穗-乳熟期的灌溉需水量最大,其对应值为108、308、131和136 mm。(4)全生育期内,冬小麦、棉花、春玉米、夏玉米的灌溉需水量分别为448、533、394和385 mm。[结论]H-S法和I-A法在新疆阿克苏市ET0计算有良好的普适性;研究区ET0累计值年际间变化不大,年内呈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冬小麦、棉花、春玉米、夏玉米的关键需水期分别为返青-拔节期、开花-吐絮期、抽穗-乳熟期、抽穗-乳熟期;全生育期内,棉花灌溉需水量最大,其次为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

    参考作物蒸散量Hargreaves-Samani法Irmark-Allen法Priestley-Taylor法灌溉需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