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紫色甘薯资源的形态学和ISSR荧光标记分析

紫色甘薯资源的形态学和ISSR荧光标记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紫色甘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差异,为紫色甘薯遗传育种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引进的10份紫色甘薯为材料,利用形态学性状和I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品种遗传多样性.[结果]基于20项形态学性状的聚类图,在欧式距离为9.97处,可分为两大类群,第一大类为宁紫1号、山东紫薯、渝紫2号、徐紫8号、越南紫薯;第二大类为鄂12、宁紫4号、渝紫3号、渝紫11、南紫018.紫色甘薯种质资源的观测等位基因为(Na)为2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9190,期望杂合度(He)为0.2375,香农指数(I)为0.4333,在遗传距离为0.96时,10份供试紫色甘薯材料可分为两大类.[结论]部分供试材料的ISSR标记聚类结果与形态学标记在遗传背景和类群划分上具有一致性,但是两种鉴定分类方法的聚类分析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紫色甘薯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丰富,将形态学及ISSR标记结合能有效提高品种间特异性的鉴定,更能客观、准确的确定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
Morphological and ISSR Analysis of Purple Sweet Potato Resources

吴巧玉、何天久

展开 >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贵阳 550006

紫色甘薯 形态学 聚类分析 ISSR荧光标记 遗传多样性

贵州省科技计划

黔科合支撑[2020]1Y093号

2022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新疆农业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98
ISSN:1001-4330
年,卷(期):2022.59(7)
  • 1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