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疆西部2次冰雹过程对比分析

南疆西部2次冰雹过程对比分析

扫码查看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区域自动站、多普勒雷达和NCEP1°×1°再分析等多源资料,对比分析了 2015年6月23日(简称"6·23")和8月14日(简称"8·14")发生在南疆西部的2次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2次冰雹均发生在500 hPa低槽分裂短波槽东移时,冰雹发生前850 hPa与500 hPa的温度差和假相当位温差分别超过35℃和6℃,CAPE值超过500 J/kg,均属于暖平流强迫类;但"8·14"垂直风切变强,近地层增湿更明显,层结曲线呈"倒喇叭口"型,更利于强对流的产生和雹云的维持.触发机制不同:"6·23"由后向传播的强回波出流边界与环境场南北风局地辐合触发强对流,雷达回波后向传播中在出流边界附近迅速发展,雹云生命史短;"8·14"则由山谷地带始终维持的东西风局地辐合触发强对流,且强对流单体生命史超过40 min,可预警时效较长.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Hail Processes in the West of Southern Xinjiang

郑育琳、刘艳、栾亚睿、陈春艳

展开 >

新疆气象台,新疆 乌鲁木齐830002

新疆气候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830002

冰雹 短波槽 雷达回波 降雹成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865004

2020

沙漠与绿洲气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学会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沙漠与绿洲气象

CSTPCD
影响因子:1.007
ISSN:1002-0799
年,卷(期):2020.14(6)
  • 6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