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沙漠与绿洲气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沙漠与绿洲气象
沙漠与绿洲气象

魏文寿

双月刊

1002-0799

dom@idm.cn

0991-2635441,2612069

830002

新疆乌鲁木齐市建国路46号

沙漠与绿洲气象/Journal Desert and Oasis Meteor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6年,是新疆气象局、新疆气象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期刊。该刊立足新疆、面向全国。主要介绍气象科研新成果、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现代化管理经验、气象服务效益、国内外气象信息动态等。该刊自办发行,主要面向气象部门广大业务技术人员,有关大专院校、民航、部队及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的科技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疆南部暴雨研究:科学认知与主要进展

    姚俊强陈静周桂香毛炜峄...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南部(简称"南疆")是典型的干旱区,地形和下垫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年来南疆暴雨发生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通过综述南疆干旱区暴雨的科学认知、研究进程和最新研究进展,得出南疆暴雨具有降水集中度高、相对强度大、极端性强、空间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南疆暴雨研究经过了从大降水个例到多尺度相互作用机理和数值模拟发展应用的阶段,目前在南疆暴雨的重要影响天气系统和水汽输送等方面取得新的科学认识.

    暴雨科学认知研究进展发展历程新疆南部干旱区

    诱发哈萨克斯坦夏季强降水的环流结构特征

    李如琦李桉孛王江周雅蔓...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FNL1°×1°和CPC0.5°×0.5°再分析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夏季哈萨克斯坦不同区域的3次强降水过程的环流特征,揭示了诱发强降水的环流结构.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各区域出现强降水时,西部和东部的强降水中心位于高空急流带入口区右侧,北部位于出口区左侧,辐散抽吸作用有利于上升运动发展;强降水的影响系统主要为500 hPa低涡,强降水中心位于低涡槽线前部西南气流带上,中层温度平流对强降水发生有促进作用,西部和北部强降水中心位于低层冷平流大值区,东部则位于东北冷平流南侧的气旋性辐合区;除哈萨克斯坦东部强降水受地形影响地面系统尺度较小外,西部和北部强降水时地面有明显的冷锋,并存在气旋性的辐合切变,冷暖汇合形成的辐合线是强降水的主要中尺度触发系统;哈萨克斯坦强降水的水汽源地主要为地中海、黑海、波斯湾和北冰洋,经长途输送在强降水区形成强的水汽辐合,辐合值>40×10-6 g·cm-1·s-1.

    强降水环流特征垂直结构水汽输送哈萨克斯坦

    哈密市三次暴雨过程水汽特征对比分析

    热依拉·玉努斯周宁芳白松竹道然·加帕依...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常规观测、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降水、NCEP/NCAR和GDAS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2018-2019年哈密市3次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水汽输送、辐合(辐散)和水汽收支等特征.结果表明:3次暴雨过程均发生在巴尔喀什湖低涡和蒙古高压脊的环流背景下,对流层高层南亚高压中心东移增强,哈密上空有高空急流,对流层中层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巴尔喀什湖低涡偏深,有利于暴雨强度增强.3次暴雨过程水汽源地、水汽输送路径及水汽贡献有差异,水汽源地的多源性和源地水汽贡献量的多少对哈密市降雨的强弱有一定的影响.对流层中低层蒙古反气旋有利于暖湿水汽沿着河西走廊的偏东急流输送至暴雨区,有利于暴雨强度增强.3次暴雨过程不同边界水汽收支量有差异,东边界的低层和西边界的中高层为水汽的主要输入边界.强降水区各边界水汽净流入的强度、维持时间以及水汽的辐合强度对强降水的发展和维持起关键作用.

    暴雨水汽输送水汽收支对比分析

    1961-2021年塔里木盆地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努尔比亚·吐尼牙孜姚俊强阿依努尔·买买提吐逊米日古丽·米吉提...
    2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1961-2021年塔里木盆地39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选取世界气象组织(WMO)推荐的10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塔里木盆地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强降水量、极强降水量、1d最大降水量、5d最大降水量、中雨日数、大雨日数、持续湿期总体呈自西北山脉向盆地中东部减少的空间分布;暴雨日数指数局地性强,50 mm以上极端暴雨主要出现在盆地北缘和南缘.塔里木盆地极端降水指数呈现出一定的极端化和湿润化趋势,盆地西部极端指数变率大于东部,呈现"西快东慢"的区域分布.极端指数存在明显的年际波动和年代振荡,20世纪80-90年代各极端降水指数均经历"少—多"的变化(持续干期相反),之后振荡增加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盆地极端降水指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次较明显的转折性变化,除暴雨日数外的其余指数均发生了显著突变;各极端降水指数也出现较明显的周期变化,除5d最大降水量、持续湿期指数外,其余指数均存在较稳定的准3a、6a的高频振荡周期.

    塔里木盆地极端降水时空变化大气环流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在次中尺度运动对稳定边界层相似性关系影响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张海亮
    34页

    1950-2019年费尔干纳盆地降水时空变化及其影响机制

    李璐胡茂赵晓恩张合理...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1950-2019年费尔干纳盆地降水格点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法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等方法,探究费尔干纳盆地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空间分布模态及大尺度环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50-2019年,降水总体呈下降趋势,为-2.20 mm/10 a,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单月降水进行检验未发现明显趋势.(2)降水主要有2个模态,解释了全区降水变化的70.52%,第一模态解释了全区降水变化的59.90%,空间向量场呈现全区一致性,表征研究区整体的降水变化情况受到ENSO和西风带的影响;第二模态解释了全区降水变化的10.62%,空间向量场表现出从西北到东南的空间反相模态,表征研究区降水空间异质性受到欧亚大陆北部输送水汽的影响.(3)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通过调整水汽输送路径和季风环流模式影响了费尔干纳盆地的降水变化,来自欧亚大陆北部的气流是造成费尔干纳盆地降水空间格局差异的主要原因.

    费尔干纳盆地降水时空变化大气环流

    CMIP6全球气候模式对中亚极端降水模拟能力的评估

    薛白鹭李娟宋金杰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NOAA再分析逐日降水数据和22个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全球气候模式的降水模拟数据,选取6个极端降水指数,从气候态和相对变率两个角度对CMIP6全球气候模式在中亚地区极端降水方面的模拟能力开展评估.结果表明:在气候态方面,中亚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表现为由西南向东北递增,其东南部山地迎风侧降水偏多;多模式集合对简单降水强度(SDII)和最大无雨期(CDD)模拟的平均误差分别为-5.43%和0.45%,对年总降水量(PRCPTOT)、有雨日数(R1mm)、最大连续5d降水(Rx5day)和最大雨期(CWD)的模拟结果存在明显高估,在中亚东南部高海拔地区误差偏高.在相对变率方面,多模式集合模拟的中亚极端降水的相对变率偏小,其中对最大雨期的模拟效果相对较好,平均误差为-4.78%;对有雨日数的模拟效果最差,平均误差为-36.16%.模式间进行比较,TaiESM1、EC-Earth3-Veg-LR和GFDL-ESM为22个CMIP6全球气候模式中模拟能力最好的前3个模式.

    CMIP6模式评估极端降水

    降尺度CMIP6模式对新疆降水模拟评估

    胡家晖孙彩霞董思言王磊斌...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6个CMIP6模式的日降水量数据,采用降尺度方法将其统一分辨率到0.25°×0.25°,选取5个极端降水指数从降水气候态、极端性、季节性对新疆区域1961-2014年历史期降水模拟效果评估.结果表明:降尺度CMIP6模式能较好再现新疆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大年均降水量误差<30 mm,夏季降水模拟效果最佳,相关系数均高于0.8.模式在春、秋季对降水的模拟效果差异较小,标准差比值均在1.00~1.25,ACCESS-CM2模拟效果最佳.模式集合均值能模拟出观测降水增多趋势,但低估了降水的年际变率,模拟结果提示新疆20世纪80年代的降水转折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在降水极端性和季节性方面,降尺度数据对新疆的极端降水和季节性降水均有较好的模拟性能,降尺度数据对季节性降水的模拟能力(与观测均值误差<0.001)比原始分辨率的数据(与观测误差>0.005)效果好.

    CMIP6模式降水模拟评估降尺度

    塔克拉玛干沙漠沙丘沙和大气降尘粒度分异特征

    徐立帅赖浩琦林永崇杨帆...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粒度特征区分风尘序列中沙尘暴降尘和流动沙丘沙组分对探究环境演变、重建风尘活动强度有重要意义.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流动沙丘沙和沙漠南缘策勒绿洲现代大气降尘为研究对象,分析粒度差异,并与中国其他地区沙丘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塔克拉玛干沙漠沙丘沙粒度曲线以单峰分布为主,策勒绿洲尘暴降尘呈双峰分布;(2)塔克拉玛干沙漠沙丘沙和降尘均呈分选较好、近对称分布和中等峰态,但沙丘沙粒径粗;(3)不同区域沙丘沙的相同粒径组分相对含量和粒度特征具有相似性.尽管沙丘沙和大气降尘均有较好的分选性,但风场强度的差异导致粒径分布范围、偏态和峰度不同.

    流动沙丘粒度特征单峰态分布沉积分异

    2014-2022年新疆库尔勒市空气质量特征及沙尘天气影响分析

    张仕明段秀蓉李娜仲军梅...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4-2022年库尔勒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库尔勒市空气质量水平和污染特征及沙尘天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2022年库尔勒市空气质量年均优良率为65.3%,春季空气污染最严重,夏季空气质量最好;大气污染主要是颗粒物超标,PM10年均浓度值超过二级标准限值127%,PM2.5超31%,SO2、NO2、CO、O3均达标;首要污染物为PM10,占总超标天数的92.2%,PM2.5为首要污染物占比8.0%;受沙尘影响天气年平均100.4 d,污染日79.7%受沙尘影响;按环境监测要求剔除沙尘天气,PM10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减少18.6%和13.0%;沙尘天气对空气质量指数平均贡献率为31.8%,对PM10贡献率为41.9%,对PM2.5贡献率为23.3%.沙尘天气对库尔勒空气质量影响明显,大气污染防治根本是沙尘天气综合治理.

    库尔勒市空气质量沙尘天气PM10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