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8年广西东南部一次暴雨过程分析

2018年广西东南部一次暴雨过程分析

扫码查看
利用Micaps高空和地面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云图、地面中尺度自动站观测资料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广西东南部2018年5月10日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环境场、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及其可预报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桂东南暴雨过程的高层辐散条件不明显,但中低层环流形势有利、具有高压后部"回流"降水的典型特征.配合超低空东南气流加强,导致局地暴雨增幅明显.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长期稳定维持及地形抬升作用使得降水系统在陆川、博白一带不断发展和维持,雷达回波上形成"列车"效应,造成暴雨天气.全球数值模式ECMWF对天气尺度背景把握较好,GRAPES、华东模式等中尺度模式能够提供类似系统形成、发展的有价值的参考信息.通过中尺度模式产品发现暴雨天气过程前兆,及时根据最新实况观测资料和模式偏差分析对全球模式预报结论进行订正,同时注意叠加局地地形地貌特征信息辅助短时临近预报订正,是提高类似较强过程预报的可行做法.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a Heavy Rainfall Process in the Southeast of Guangxi on 10 May 2018

董良淼、翟丽萍、覃月凤、梁依玲

展开 >

广西气象台,广西 南宁530022

暴雨 回流降水 超低空急流 列车效应 可预报性

2018年中国气象局/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广西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J201806桂科AB16380267

2021

沙漠与绿洲气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学会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沙漠与绿洲气象

CSTPCD
影响因子:1.007
ISSN:1002-0799
年,卷(期):2021.15(3)
  • 6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