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夜与雾》中影像真实的建构

《夜与雾》中影像真实的建构

扫码查看
自格里尔逊对"纪录片"下定义以来,围绕纪录片真实与虚构的讨论层出不穷,经历了格里尔逊时代的虚构期、60年代直接电影的非虚构期以及90年代新纪录电影的再虚构期.但阿伦·雷乃拍摄于 1955 年的纪录片《夜与雾》,显然很难用纪录、虚构或者再虚构来分析其影像真实的建构手法.这部纪录片开启了阿伦·雷乃的"记忆"主题,并未采用传统的纪录手段,而是使用大量的长镜头、蒙太奇、旁白等电影化语言.本文通过分析其影像语言,从纪录片本体论的角度探讨雷乃如何建构属于自己的影像真实,并简要梳理了纪录片本体论中的纪录与虚构的问题,认为除了纪录和虚构的方式,纪录片还可以用电影语言建构真实.

段雪燕

展开 >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 100080

《夜与雾》 影像真实 蒙太奇 旁白

2024

戏剧之家
湖北省戏剧家协会

戏剧之家

影响因子:0.2
ISSN:1007-0125
年,卷(期):2024.(8)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