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泰坦尼克号"的三副面孔——论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三种空间属性
"泰坦尼克号"的三副面孔——论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三种空间属性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随着剧情的发展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空间属性.在电影开场阶段,"泰坦尼克号"是富人阶级打造出来的象征着财富和权势的异托邦,它的诞生实际上是为了彰显上层人对大自然与下层人的征服欲.在男女主相爱以后,"泰坦尼克号"又变成了象征着爱与自由的乌托邦,它给跨越阶级鸿沟的浪漫爱情创造了空间.最后的沉船时分,"泰坦尼克号"成为让他者获得主体性地位的包罗万象的第三空间,通过沉船上乘客的生命历程展现了众生平等的生命观.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韩佳霖
展开 >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关键词:
《泰坦尼克号》
空间属性
异托邦
乌托邦
第三空间
出版年:
2024
戏剧之家
湖北省戏剧家协会
戏剧之家
影响因子:
0.2
ISSN:
1007-0125
年,卷(期):
2024.
(11)
参考文献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