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禁防”与“通市”:清代中越边境政策的早期变迁与认知流变
“禁防”与“通市”:清代中越边境政策的早期变迁与认知流变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在近代中越出入境制度形成以前,清政府视越南为“藩夷”,原则上禁止内地民众擅自出边,边境设置旨在杜绝“汉奸夷匪”的潜出窜入.但自雍正初年广西禁止商民出入边境开始,滇桂粤三省在实际措施上多有不同,清政府也踌躇于“禁”与“通”之间,政策几经变动.清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往往陷于调处“中外之防”、“藩属之义”与“民众生计”的纠结权衡中,以至于中越沿边始终难以形成连续系统且行之有效的边境管理体制,制约了近代中越边界、边务观念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吴智刚、覃延佳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
云南大学
关键词:
清代
越南
边境政策
禁防
通市
基金:
2014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
GD14CLS03
15CZS034
出版年:
2018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ISSN:
年,卷(期):
2018.
(2)
参考文献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