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滇西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滇西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扫码查看
边境民族地区有其较强的民族文化差异性与边境性、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的独特性.因此,基于本土差异性建构旅游发展模式必然有其独特性,且自成体系.本文以滇西边境为微观研究场域,应用产业融合理论与符号学理论对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在分析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内涵和既有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九种内生优化类型,并提出一种综合空间优化模式.构建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融入国家全面对外开发开放及"一带一路"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及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而且有助于解决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与要素结构仍处于相互模仿借鉴的无序化建构、文化内涵挖掘尚不到位等问题,促进我国边境跨境旅游以及边境民族地区富民兴边的发展.

韩璐、明庆忠

展开 >

德宏职业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

民族文化旅游 本土差异性 边境旅游 内生优化类型 空间优化模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哲社基地重点项目云南省高校旅游产业发展与促进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41671147JD2017ZD02

2018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ISSN:
年,卷(期):2018.(4)
  •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