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老龄社会背景下城市滨河公共空间适老化研究——以成都市府南河为例

老龄社会背景下城市滨河公共空间适老化研究——以成都市府南河为例

扫码查看
我国已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凸显,城市滨河公共空间作为城市老龄人群日常活动的重要空间,对其进行适老性研究十分必要.以成都市二环内府南河段上的典型滨河公共空间为样本,对其空间模式进行归类,总结出A(单边型)、B(中心型)、C(单边复合型)、D(中心复合型)4种平面模式和9种剖面模式;同时基于老年人生理需求,构建包含"通行便利性"、"廊道采光"、"噪音"、"可触性"等7个因子的SD分析,对所归类的空间模式进行适老性评价,SD折线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各模式的滨河公共空间适老性程度差异较大,拥有自然缓坡、核心种植空间、乔木与灌木混植的滨河公共空间适老性更强.
Research on the Aging Appropriate of Urban Riverside Public Spa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ging Society:A Case Study of Funan River in Chengdu City

付飞、白中华

展开 >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四川成都611756

老龄社会 城市滨河公共空间 空间平—剖面模式 适老性SD评价 场所营造 府南河 成都市

成都市科学技术局软科学研究项目

2017-RK00-00045-ZF

2020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486
ISSN:1009-4474
年,卷(期):2020.21(3)
  •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