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以羌族传统音乐学校教育为例

论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以羌族传统音乐学校教育为例

扫码查看
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发生改变,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面临着困境.羌族传统音乐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表征之一,学校教育则是实现其传承、传播以及恢复、重建文化生态的重要途径.目前,羌区传统音乐的学校教育存在着教学目标缺失;民族特色课程资源不足;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教学评价形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以及羌区特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文章从学校教育的视角就羌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传播进行了探讨,并就其融入当代社会的机制、培养年轻一代的文化自觉性、恢复和重建羌族文化生态的途径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范雨涛、刘汉文

展开 >

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成都610106

阿坝师范学院民研所 四川汶川623002

羌族传统音乐 音乐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与传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

16XMZ054

2018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6
ISSN:1004-3926
年,卷(期):2018.39(8)
  • 14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