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

扫码查看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动力.新质生产力持续以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培育新质劳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和强化绿色发展理念赋予乡村全面振兴高创新性、高素质性、高质量性和可持续性等内涵特征.同时,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在历史层面上遵循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生产力的探索、在理论层面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基本思想与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在实践层面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乡村形成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新机遇的现实需要.然而,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面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发展技术力量薄弱、传统产业转型困难和乡村新型人才缺口较大等现实挑战.基于此,需着力在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复合型新人才培养中全面赋能乡村振兴.

陈健、王丹

展开 >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200051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200092

新质生产力 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经济 数字新基建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东华大学"励志计划"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2023ZSS026LZB202200322GLB041

202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6
ISSN:1004-3926
年,卷(期):2024.45(2)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