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去家庭化"与"家庭化":"显性家庭主义"生育政策的双重突破路径

"去家庭化"与"家庭化":"显性家庭主义"生育政策的双重突破路径

扫码查看
生育政策的完善是加强生育保障,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从"家庭主义"理论逻辑推演并结合实证角度分析判断,我国现阶段生育政策应定性为"显性家庭主义",表现为支持家庭照护的积极化倾向和缺乏家庭照护替代选项的消极化态势,弊端在于多重因素结合下的家庭育儿负担过重,从而影响社会整体生育意愿.促使"显性家庭主义"生育政策向"可选择的家庭主义"转变,是突破现行生育政策困境的总体可行性思路,其转变可从"去家庭化"和"家庭化"角度着手,能有效避免政策工具化,为家庭减负并提高社会整体生育意愿,进而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徐智华、王旭

展开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3

生育友好型社会 福利国家类型论 显性家庭主义 可选择的家庭主义 生育政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

18YJA820028

202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6
ISSN:1004-3926
年,卷(期):2024.45(2)
  •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