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姿态的森林:"偶像"框架下云南媒介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姿态的森林:"偶像"框架下云南媒介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扫码查看
云南媒介形象的建构应在保持传统文化本真性的同时,以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智慧化的平台创造精神符号、传播文化精神、设计消费生活,保持地方的可见性.由此所带动的旅游,不再是一种空间挪移,更是时间的增殖,不再是一种个体行为,而是一种社会现象.通过"现象世界"符号化的表征、创新性的传播话语,以及PUGC整合传播呈现的地方,以避世、异域、慢活的地方感,驱动人们在实际的物理空间中产生空间的实践和符号的采集.通过媒介有机整合建构的移动时空环境和动态连结所呈现出的虚拟和真实相融合、公域与私域边界消融、在场与在线同在的"姿态的森林",使地方感得以形塑和再造.

于淼

展开 >

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地方 现象 ICON 云南 形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云南省艺术学院"人才培养科研启动"项目

22BXW079

202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6
ISSN:1004-3926
年,卷(期):202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