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中国新质生产力区域发展差异与经济增长新势能
中国新质生产力区域发展差异与经济增长新势能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驱动力.文章基于熵值法测算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区域发展差异,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自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特征.(2)区域间差异是造成四大经济区发展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与西部地区组间差异最大,东北与中部地区差异最小;组内差异呈Ⅴ型特征,其中东部组内差异最大,东北最小,中西部基本相同.与四大经济区不同,组内差异是南北方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组间差距先下降后上升.(3)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协调性较高的东北和南方地区显著推动经济增长,其他地区促进效应不显著,且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增长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所以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发挥发达地区空间溢出效应,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区域协调性,以缩小区域发展差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杨红瑞、郑林昌
展开 >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区域差异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高质量发展
出版年:
202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66
ISSN:
1004-3926
年,卷(期):
2024.
4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