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陆地口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实践及形成机理——以MH口岸为例

陆地口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实践及形成机理——以MH口岸为例

扫码查看
陆地口岸特殊的战略位置,决定了该区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空间与结构的双向建构,是陆地口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实践及形成机理的核心要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为国家顶层设计和边民空间行动提供了知识资源和行动准则,国家与身体共同在场,生产出交叠的物理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和网络空间,实现由结构到空间的浸润;边民在空间实践过程中的能动性,累积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经验,经由时空延伸下的例行化和区域化,作用于其他类似的空间场域,印证并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理性、普适性和持续性,实现由空间到结构的整合.

王明东、刘沫含

展开 >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空间 结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口岸

202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6
ISSN:1004-3926
年,卷(期):2024.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