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节日影像作为"艺术礼物"时,符合"礼物"现象学意义上的基本属性特点,同时其特殊性体现在文化主体性上.基于全球化和地方性的互动,展现民族文化的民俗节日影像得以成为艺术礼物,地方性的自我确立和自我增殖成为"艺术礼物"交换的全球化条件,全球化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规范则体现了"艺术礼物"的地方性本质.民俗节日影像作为"艺术礼物"因其叙事本体为民族意识的影像符号,体现了文化再生产与新集体主义宣扬的话语价值,且话语方法论使意识形态话语规范、复调叙事与全媒体参与得以促进文化互鉴.然而,目前民俗节日影像促进文化互鉴的实践仍存在风险与不足,以民俗节日纪录片为载体的文化传播形式仍需进一步实现文化情感态度的合理呈现与文化意识引导,推进文化形象持续性误读纠偏与综合性研究深入,落实宏观政策支持与针对性文化监管,促进民俗节日影像的IP化与产业化以及注重礼物的交互性强调与参与性创造,以实现田野化民俗节日叙事的自然化、丰富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