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源学"史看"物语""物哀"概念的互生及其美学转化功能

从"源学"史看"物语""物哀"概念的互生及其美学转化功能

扫码查看
紫式部在《源氏物语》中最早使用"物语"这一概念并做了全面阐述,它不仅是一种物语文体论,而且也是"物语美学",但其因超前性和早熟性而长期被忽视,直到七八百年后才由本居宣长"发现",并以"物哀"为中心做了系统阐发,遂使"源学"由劝惩观、讽喻论的儒学、佛学之附庸,而成为一种以"人情"为中心、以"知物哀"为旨归的"物哀美学",并且以此将"物纷""物怪"等消极之物进行美学上的积极转化.现代"源学"在本居宣长"物哀"论的基础上,克服了主情主义的局限,确认了"物哀"中的知性因素及"观照"的特性,使"物哀美学"具备了现代美学的价值.从"源学"史考察"物语"与"物哀"的互生及美学转化功能,有助于我们理解日本民族美学的特质及与中国文化的深刻关联,有助于我们站在中国立场上建构东亚区域美学与东亚审美共同体.

王向远

展开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

《源氏物语》 源学 物语 物哀 审美转化

202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6
ISSN:1004-3926
年,卷(期):2024.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