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峡水库不同高程消落区水分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三峡水库不同高程消落区水分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扫码查看
以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的三峡典型消落区为研究区,紫色土和水稻土为供试培养土壤,在研究区内按7个高程(152,157,162,167,172,177和182 m)实地布设培养试验;同时,多点、分层采集研究区内不同高程段(150~155,155~160,160~165,165~170,170~175,175~180和180~185 m)的剖面(0~40 cm)土样,探讨三峡水库不同高程消落区水分变化对土壤有机碳(SOC)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供试土壤在研究区不同高程点位实地培养1a后,其SOC质量分数相较于培养前均有所降低;其中,水稻土在高程152 m处的减少量最大,其显著大于非消落区的177 m和182 m高程;紫色土在152 m和157 m高程处的总有机碳变化量(ΔT SOC)均显著大于172,177和182 m高程(p<0.05),但两高程间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与≥177 m的高程段相比,消落区低高程段(152 m)的水分环境更有利于培养土壤SOC分解;此外,实地培养1a后,在152 m高程下两种培养土壤的老碳损失量(ΔL SOC)均较大,水稻土和紫色土在该高程下的老碳损失比例分别为14.33% 和40.22%,且两种土壤的 ΔL SOC与 ΔT SOC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这表明,老碳损失是导致消落区152 m高程段培养SOC损失量较高的主要原因.另外,结合不同高程原位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得出三峡水库消落区在160~165 m高程段的碳汇效应最强.
Effects of Water Variation at Different Altitudes in the Hydro-Fluctuating Areas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on Soil Organic Carbon

樊晶晶、慈恩、连茂山、李兰婷、谢德体

展开 >

西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400715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土壤有机碳 高程 碳损失量 消落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南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

2018YFD08006002014FY110200A134130124520162402009

2019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25
ISSN:1673-9868
年,卷(期):2019.41(5)
  • 4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