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滇南地区莲雾炭疽病病原菌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中国滇南地区莲雾炭疽病病原菌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hogen Causing Wax Apple Anthracnose in Southern Yunnan,China

扫码查看
莲雾炭疽病是国内外莲雾种植区的常年流行病及引起严重经济损失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但不同地区的病原菌种可能不同.该研究主要描述云南省南部发生的莲雾炭疽病症状,分离纯化病原菌并鉴定其种类.经观察,此莲雾炭疽病的典型病斑为椭圆或不规则形,中央区灰白色,周围褐色,最外围有一黄色晕圈;后期病斑扩展形成不规则大斑或枯斑;病害侵染果实引起腐烂变质.通过分离培养和纯化获得7个真菌菌株,柯赫氏致病性试验表明从西双版纳和普洱两地样品中获得的LWTJ2和LB4为致病菌株.两菌株形态特征相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的菌落为圆形,白色或淡黄白色,边缘光滑齐整,表面呈绒毛状,气生菌丝发达;后期菌落颜色稍加深,中央区灰黑色并产生大量蛋橙色分生孢子团;在显微镜下观察,病菌菌丝透明,分隔,呈锐角或近直角分枝;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两端盾圆,大小为9.8~18.0(平均13.9±2.1)μm×4.5~6.0(平均5.5±1.0)μm;未观察到病菌的有性型.采用ITS1/ITS4通用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两菌株的rDNA-ITS序列均为545 bp(GenBank登录号为OL963924和OL413460).Blast-n比对和系统演化树分析表明,两个菌株Blast-n相似度及在演化树上聚集于同一末端分枝的置信限均为100%;两者与暹罗刺盘孢Collectotrichum siamense WZ-365菌株(Acc.No.MN856443)对比的相似度为99.08%,在系统演化树中与暹罗刺盘孢聚于同一末端分枝的置信限为96%.该研究较详细地观察记载了滇南地区莲雾炭疽病的症状及病原菌的形态特征,根据形态学与rDNA-ITS序列的Blast-n对比和演化树分析鉴定获得的LWTJ2和LB4菌株均属于暹罗刺盘孢C.siamense.这是莲雾炭疽病的一种新病原真菌,其进一步证明了莲雾炭疽病病原菌的多样性,也为该病害的诊断监测和有效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维峰、何鹏搏、陈红梅、夭莹云、李晶萍、于龙凤、曲鹏、葛宇、谭万忠

展开 >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云南普洱665099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明650210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临沧677000

莲雾炭疽病 暹罗刺盘孢 病害症状 病菌形态特征 rDNA-ITS序列 Blast-n和系统演化树分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省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博士后定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RRI-KLOF 2021012020-41032260735

2023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25
ISSN:1673-9868
年,卷(期):2023.45(5)
  • 1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