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发展:分布动态、空间差异及收敛性研究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发展:分布动态、空间差异及收敛性研究

扫码查看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发展对于加快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重构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法、σ收敛法和空间β收敛法,探究 2010-2019 年中国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动态演变轨迹、地区差异性来源和收敛效应.结果表明:耦合协调度存在逐年递增趋势,呈现"高耦合度—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低耦合协调度"的特征,还具有"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且大多数省份耦合协调类型都有向更高阶段跃升的态势;除中部地区核密度曲线带宽扩大外,其余地区都出现"曲线右移,宽度收窄,拖尾现象不显著"的特点;地区差异性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地区内差距次之,超变密度最小;全国及 4 大地区的耦合协调度都存在显著的σ收敛和空间β收敛趋势.据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参考.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Common Prosperity:A Study on Distribution Dynamics,Spatial Differences and Convergence

rural revitalizationcommon prosperitydynamic evolutionregional differenceconvergence effectentropy weight TOPSIS methodcoupled coordination model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周利平、左缘缘

展开 >

江西农业大学 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南昌 330045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动态演进 地区差异 收敛效应 熵权TOPSIS法 耦合协调度模型 Kernel密度估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7226401322YJA790094JJ21109

2023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25
ISSN:1673-9868
年,卷(期):2023.45(9)
  • 39